作者:匿名
发布:2/23/2025 3:14:43 AM

卧槽,Deepseek写中文稿件真是强得一批!我让它写一篇深刻的《哪吒2》影评,结果直接被公众号给封了。下面是全文:

影评:《哪吒2》——一场精心设计的“伪反抗”狂欢,精英主义者的精神胜利法

引言:当热血成为麻醉剂
《哪吒2》用炫目的特效和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嘶吼,为观众烹制了一锅沸腾的“反抗鸡汤”。但剥开这层光鲜外衣,影片本质上是一场精英主义的自我感动——它用个人英雄主义的叙事,巧妙转移了观众对结构性压迫的批判欲望,让“反抗”沦为既得利益者的精神春药,而非真正的觉醒宣言。

一、哪吒的“特权式反抗”:精英叙事的完美模板

哪吒口中“打破命运”的壮举,实则建立在特权阶级的庇护之上。李靖夫妇作为陈塘关的统治者,不仅掌握着镇压妖魔的军队(李府侍卫的武力值远超普通百姓),更通过天材地宝、修仙资源为哪吒铺路。当哪吒高喊“去他个鸟命”时,他无需像底层妖魔那样承受无量仙翁的捕妖队追杀,也不必担忧父母被玉虚宫清算。

这种“特权式反抗”的本质,与现实中某些富二代宣称“白手起家”如出一辙。影片刻意淡化了哪吒的阶级属性:他是陈塘关的“官二代”,母亲殷夫人能调动军队,父亲李靖与仙界高层交好。与其说他在反抗命运,不如说他在利用家族资源完成阶层跃迁——最终他成仙封神,而海底炼狱的龙族依旧在无量仙翁的体系下挣扎。

二、无量仙翁的隐喻:被刻意模糊的压迫源头

影片最危险的叙事陷阱,在于将结构性压迫简化为个体反派。无量仙翁被塑造成贪婪的“坏主管”,但真正令人战栗的细节却被轻描淡写:他使用的天元鼎上印着美元符号,发放的“绿牌”对应现实中的移民制度,而捕妖队实则是维护仙界统治的暴力机器。这些设计本可直指国际霸权与资本异化,但影片却让哪吒用一场爆炸摧毁天元鼎便草草收场——仿佛推翻某个具体反派就能终结压迫。

这种处理暴露了创作者的怯懦:他们不敢触碰真正的权力结构。无量仙翁不过是替罪羊,他背后的玉虚宫体制(暗喻官僚体系与全球化资本)始终岿然不动。当哪吒在片尾接受百姓欢呼时,海底炼狱的龙族仍在互相残杀,仙界对人间的资源掠夺仍在继续。所谓“反抗成功”,不过是让特权阶层换了个更体面的位置。

三、“我命由我”的毒鸡汤:个体叙事对集体苦难的消解

影片用哪吒与敖丙的友情、亲情掩盖了更残酷的现实:那些没有“灵珠转世”光环的妖魔,在无量仙翁的炼丹炉里灰飞烟灭时,连发出惨叫的资格都没有。当观众为哪吒的“觉醒”热泪盈眶时,是否意识到这种叙事正在合理化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?

更讽刺的是,影片将龙族设定为“自愿”承受压迫:龙王教导敖丙“忍辱负重才能跃升阶层”,这种逻辑与现实中的“996福报论”何其相似!通过将结构性压迫转化为个人选择,影片成功将受害者污名化为“不够努力的失败者”。哪吒的胜利本质上是一场精英主义的幻觉——它告诉观众:只要你有天赋、有资源、有主角光环,就能逆天改命;至于那些被系统吞噬的普通人,只因他们“不配拥有姓名”。

结语:当反抗成为商品

《哪吒2》的票房奇迹,恰恰印证了资本对反抗叙事的收编能力。影片用热血口号包装着保守内核:它鼓励观众在银幕前宣泄情绪,却小心避开了任何可能动摇现实权力结构的尖锐批判。当哪吒在IMAX银幕上撕裂天雷时,银幕外的年轻人正为房贷和“35岁失业”焦虑——这种割裂感,才是影片最辛辣的黑色幽默。

真正的反抗不应止于摧毁一个具象化的反派,而需直面制度性的压迫。可惜,《哪吒2》选择了更安全的道路:它用视觉奇观和心灵鸡汤,将一场本应震撼灵魂的革命,降格为资本市场的消费品。当观众走出影院时,带走的不是觉醒的勇气,而是一剂精神麻醉剂——这才是这个时代最细思极恐的“魔童阴谋”!

更新:2025-04-15
阅读:307
Posted by 1
0